close
【新華社】

相比中國滿街奔跑的汽車,自行車可說是弱勢群體,和幾十年前「馬路主力」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。不過,最近幾年,自行車的地位又發生了變化。

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,也是中國第六個「城市無車日」,今年活動主題是「關愛城市,綠色出行」,號召公眾以步行、公共交通工具、自行車等出行,全國150多個城市參與其中。

儘管自行車已退出大部分城市家庭,但對於河北張家口的張春一家來說,自行車扮演著重要角色,「騎」行記憶承載著無數溫暖畫面。

出生於1963年的張春,還清晰記得自己騎著紅旗自行車從家裏到鄉里高中上學的「神氣勁」。張春的父母當時賣了兩頭豬才換來一張自行車票,花了150多塊錢的「鉅款」,買了這輛自行車。

自行車是一代人的人生記憶。上世紀70年代開始,作為結婚「三大件」之一,它甚至成為家庭富裕的象徵,中國也被稱為「自行車王國」。無數人求學、工作、結婚、生子的人生歷程中都有自行車陪伴的身影。

「在當時的農村,擁有一輛自行車等於擁有一件奢侈品,『拉風』!」張春笑道。後來,他去了部隊,每年回家探親時還會騎著這輛二輪「紅旗車」在村裏溜一圈。再後來,張春的自行車后座上,多了一個女孩——他的妻子。

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社會發展,改變了自行車的命運。生活水準的提高,讓自行車變得廉價,小轎車逐漸取而代之,成為馬路絕對主力。

隨著張春兒子張鑫偉的出生,這輛已經殘破的自行車在家裏被「束之高閣」,開始「安享晚年」。私家車成了主要代步工具。

如今中國已成長為全球汽車大國,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,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由2002年底的0.9輛,增加到2011年底的18.6輛,平均每6戶家庭就有一輛汽車,截至2011年末,中國私人轎車保有量達4322萬輛。

小汽車獨佔江湖,自行車形單力薄,兩個輪子向四個輪子的演進折射出社會的進步與發展,然而也帶一系列困擾。

「首都叫首堵」,「下班了堵在路上,別等我吃晚飯了,直接吃夜宵吧」……汽車數量激增帶來交通煩惱。早、晚高峰以及節假日堵在路上已成都市出行常態。

城市的大氣污染和溫室效應也因此加劇。相關檢測表明,中國城市空氣開始呈現出煤煙和機動車尾氣複合污染的特點。2011年《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》顯示,「十一五」期間,中國仍有12.8%的汽車達不到國I排放標準,按環保標誌進行分類,有20.2%的車輛為「黃標車」(高污染排放車輛)。

城市日益突出的大氣污染問題與車輛尾氣排放密切相關,並且,由於機動車大多行駛在人口密集區域,尾氣排放直接影響群眾健康。

伴隨生活水準和環保意識的提高,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漸成為民眾主流意識,自行車重新進入都市人視野。騎自行車上下班,擁堵時段以自行車代替小轎車……昔日的「馬路主力」重放光彩,成為短途出行的「利器」,並被賦予新的使命,成為健身工具。

從北京市海澱區西苑橋出發,途徑南口、陽坊、流村、白羊溝、到達高崖口,然後原路返回,這是自行車友張鑫偉週末的行車路線。

「早上七點多出發,晚上八點多回來。」張鑫偉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二年級的學生,自從三個月前加入北京「風雲單車輕騎兵隊」,小張只有週末有空,都會去京郊騎一圈兒。

宅在家中不健康,健身房裏太單調,低碳、環保的自行車成了很多都市人的健身選擇。小張告訴記者,車隊裏車友很多,以年輕人為主,有學生,還有平時工作忙碌的小白領。

就這樣,每個週末,少則十幾人,多則近百人,車友們一路騎行,逃離鋼筋水泥的城市,奔向風景優美的郊外。即將到來的十一黃金周,車隊計劃一路向西,騎行青海湖。

其實,騎車健身的活動數年前就在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興起。法國率先發起城市「無車日」活動,並很快得到其他國家的積極響應。

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,中國政府明確提出減緩溫室氣體排放、適應氣候變化、加強國際合作等方面的任務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9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,決定自2013年起,將每年6月全國節能宣傳周的第三天設立為「全國低碳日」。

中國民眾將更注重在「衣、食、住、行」等方面節約能源資源。看來,自行車迎來了又一個春天。

【2012-09-22新華社】

本文出自正妹資訊網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五隻羊 的頭像
    五隻羊

    正妹五隻羊的新聞情報

    五隻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